应对敲诈勒索

【学习目的】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应对敲诈勒索的知识

 

    1.知道敲诈勒索是一种犯罪行为,不做一些违法的事情,害人害己;

    2.一旦遭遇敲诈勒索,能正确应对,保护自我

 

    罗某,1995年出生,浙江人,高中文化,因触犯法律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。可是,尝过牢狱之苦的罗某并未汲取教训,反而以曾经“坐过牢”为“骄傲”,向在校中学生逞凶,强行索要钱财。罗某伙同小古(化名)通过QQ和微信,采用言语威胁、恐吓及谩骂等手段,仅半年时间就先后向初三男生小兆(化名)敲诈勒索5次,共计1750元。经查,罗某直接或间接参与向三名初中生敲诈勒索18次,涉案金额共计7435元。

    如果你被敲诈勒索,你会怎么做呢?

知识屋:敲诈勒索是犯罪

      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,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,是一种犯罪行为。

      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规定,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,应当加强管理教育;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,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:

      (一)予以训导;

      (二)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;

      (三)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;

      (四)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;

      (五)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;

      (六)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。

    我国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第二十八条规定,未成年人下列行为属于不良行为:

    (一)吸烟、饮酒;

    (二)多次旷课、逃学;

    (三)无故夜不归宿、离家出走;

    (四)沉迷网络;

    (五)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,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;

    (六)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;

    (七)参与赌博、变相赌博,或者参加封建迷信、邪教等活动;

    (八)阅览、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、色情、暴力、恐怖、极端等内容的读物、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;

    (九)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

技能站:遭遇勒索要报警

    广西南宁市一名中学生被几名不法分子敲诈勒索后,不敢告诉父母,只好从家中偷钱给他们。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在长达1年多的时间里,该生竟被敲诈勒索10多次,被敲诈金额上万元。最后,该生忍无可忍,愤而报案,3名不法分子因此落入法网。

      遭遇敲诈勒索,首先要以自身安全为重,尽量避免正面冲突,并记住敲诈者的体貌。事后立即告诉家长和老师,同时拨打110报警,不要因为害怕而隐瞒。

    与同学讨论哪些行为容易被敲诈勒索,应该如何避免。